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反思1
自己感觉还不错的地方有:
1、挖掘新教材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页图文并茂、诗情画意,引言发人深剩新教材以优美的画面、
名人名言或对生命活动的生动描述,为我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领略生命科学的魅力,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了良好条件。“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绘制了蚱蜢与绿叶的画面,附上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别开生面,内涵丰富的图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我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图文的基础上,认真思考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让他们钦佩于科学家睿智的思想和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开生命科学神秘的面纱,从而在内心喷发出主动要求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强烈欲望和动机。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连贯,重点突出
通过充分利用“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和“讨论”等栏目,妙地设计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引出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安排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目标。例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中的“问题探讨”讨论中提出“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点出学生原有知识中的疑惑,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曾经学过的有关的知识中,激起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接着通过提出“怎样才能证明
你的推测?”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推测、讨论,甚至争论,为进一步探究酶的学习打开兴趣之门。
3、教学形式多样
在导入时,主要是放一个简单的动画,展示斯帕兰扎尼实验,然后让学生结合初中所学的知识来思考讨论实验后面的几个题目。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还能学会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讲解“酶的探究历程”时,只要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并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讨论”,组织指导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我在解疑过程中,有时则向其他小组的学生“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教师则当“旁听生”。经过这次开展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讲解“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先通过多媒体和板书将一些知识点讲解清楚,然后通过一个段视频来讲解实验过程,这样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仍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上课过程中我的语速有点偏快,语调有点平,虽然现在较以前较好了,但多少还是有点。以后我会多观看关于优秀教师课堂的视频,并试着去向他们学习,在之后的课上尽量控制自己的语速和语调,争取做到铿锵有力。
2、没能很好的把握时间,经验不是很足。在讲解实验时,没注意时间,让学生讨论的时间有点长,导致实验结论还没分析完就下课了。以后备课时会在多参考教师用书,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去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优点。以后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时间分配,重点突破重难点,有些知识就点到为止。
3、练习过少。讲完知识点后,最好是做一些题目来加深印象,但由于没把握好时间,没能讲练习,课后又没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所以生物基本上就没有练习。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反思2
本节课进行顺利,学生反应快,思维敏捷,配合积极。在教学过程中,语速较快导致整节课节奏快,学生思考时间短;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应多与学生沟通、互动,多关注学生。叫学生回答问题时应面对全体学生避免学生举手却看不见的现象。
在讲述实验过程中,若采用视频会更形象,在教学生观察时指出具体观察部位更省时更有效果。实验讲述太快,过度不自然。
整个过程中,若将重点重复一遍或者加注关键词的语音会使学生更清楚本节课重点,今后讲课应学会讲问题抛给学生,少讲多问,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多思考多练习,最后对学生的答案点评小结,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纠错指导,这样能使学生学习更多,成长更快,自己也能得到更高的提升。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反思3
一、公开课前的准备
这节课作为公开课来开设,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所以可利用的资源很多,于是我搜寻看了不少案例,不过看完之后觉得思路更乱,反而对怎么上这节课感到了迷茫。有一天,我正在结合教参及课程标准,阅读书上这一段的内容,突然理解到这样一种想法,我之所以思维混乱,是因为只顾赞赏地接受他人的想法而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思考。所以看起来简单,而实践时困难。这是我作为教师在特定情况下学习时遇到的困惑。同样作为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过程中,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遇到类似情况的机会更多。你讲给他听,他被动接受,但如果不融入自己的思考,习得的大量知识很难纳入他自己的认知结构,终会陷入混乱或遗忘的状态。所以最终我把这节公开课设计得很基础,围绕着三个原则进行,一是直观性,二是思考性,三是活动性。我要在这节课上把要学的知识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看就明白,然后在明白的基础上引导其思考,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对表面的知识进行深入加工,进而完成自我知识的构建。
二、这节课的优点
1、直观性
这节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酶的作用和本质:二是进行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本节课很好的处理了各个知识点的连贯性。在研究酶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时,用分组实验的方法给了学生直观的体验。实验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尤其是无机催化剂与酶的比较,引出了酶的催化功能,其次通过动画展现了不同条件反应加快的本质,突破本节的难点,酶的作用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在研究酶的本质这部分内容时,直接利用了书上的资料阅读,通过阅读给酶下定义的方式明确了酶的本质。
2、思考性
在本节课的过程中,设置了一些思考讨论,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刺激了学生知识的内部转化和深入。例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讨论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途径。以化学实验中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以及细胞内的环境作提示引出学生对于细胞内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对实验加深思考,通过问题串驱动学生真正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的真正含义,得出进行生物实验的原则。阅读关于酶本质探索的资料分析过程,也是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拓展对酶定义的理解。
3、活动性
在这节课上,以实验和问题讨论两个方面作为了活动的载体。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学生活动。由于在实验前和实验中及时给学生做好指导,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还有同学大胆尝试,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实验,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下面讲解设计生物实验的原则做了铺垫。在活动中为了不被现代教学技术困住手脚,我在制作课件时省略了许多冗长的内容,这样课堂上有较多的时间能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过大,没有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内容在课标规定的标准课时是一节半课。为了使学生能充分理解酶的作用,所以设计时加入了实验。整节课的节奏很快,各个知识点均匀用力,使一些需要强化的部分没有凸现。建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将一些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的内容,例如探索酶本质的小故事,布置给学生课前或课后自学,教师不要大包大揽。
2、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