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说课稿

时间:2024-07-14 12:23:54
我的中国心说课稿

我的中国心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中国心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中国心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我的中国心》。下面我主要从教材、设计理念、学情和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这五方面来说。

【说教材】

《我的中国心》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主题二《炎黄子孙的心愿》课题3,本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通过两个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本课以"炎黄子孙的心愿"为主题,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图文并茂,打开了解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窗口,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人虽身在他乡,却心系祖国,为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事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说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重新整合、编排,整个设计力求做到:教学环节简单化,研究过程主体化,书本知识现代化。

【说学情和教学目标】

(一)学情分析

一般特征:晋江是有名的侨乡,本班学生对晋江华侨为晋江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略有耳闻。他们知道要爱国,但大多停留在口头文字的表述上,没有与具体的行动联系起来,有的即便是做了,也不知道那就是爱国。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调动他们已有的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而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形成新习惯。

初始能力:本班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

信息素养:本班学生已有一定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初步借助网络等途径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习地图,知道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

(2)通过搜集、交流有关海外华人生活习俗的资料,知道海外华人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事业,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3)通过搜集、交流海外华人的爱国故事,知道海外华人、华侨有着割舍不断的祖国情结,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收集资料及处理信息的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信息,了解海外华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难点: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

(四)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探究,课前搜集有关海外华人生活习俗的资料及晋江侨胞的爱国故事,并把主要事迹整理在信息卡上。

教师:搜集有关海外华人生活习俗的图片、视频及海外华人在重大活动中的场面。

【说教法和学法】

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活动体验、情绪调节、活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

在学法指导上,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我在课堂活动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考评价、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探究。

【说教学程序】

课前活动:轻松时刻——音乐熏陶创设情境

活动一:火眼金睛——图片引入对话文本

活动二:视频直播——交流互动升华认识

活动三:精彩连载——点击真情震撼心灵

活动四:焦点访谈——化情为行教育延伸

活动五:激情回旋——红心凝聚深化主题

课外活动:快乐出航——课外延续引领实践

具体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轻松时刻——音乐熏陶创设情境

课前,我播放《我的中国心》的歌曲视频,让学生跟唱,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又为教学环节的展开创设一定的情境。

活动一:火眼金睛——图片引入对话文本

1、瞬间回放情感铺垫

上课伊始,我出示今年国庆庆典活动中"我的中国心"方阵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结"象征的意义,通过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我的中国心)

2、看分布图对话文本

我出示华人分布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海外华人的数量及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分布,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地都有我们中国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豆博士的话中找到答案,接着播放一段录音对海外华人进行补充介绍,引入下一环节。

活动二:视频直播——交流互动升华认识

本环节我先出示有关唐人街的图片,让学生们说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接着,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海外华人生活习俗的资料,我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及时补充有关视频。学生有了丰富感知后,我再追问:"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让学生自由发言,我适时给予点拨,(适时板书:保留传统习俗、传播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中国心,并了解他们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活动三:精彩连载——点击真情震撼心灵

1、故事沙龙激发共鸣

我以文本中的插图——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捐建的厦门集美学村为引子,把众多爱国华侨的事例浓缩到"晋江华人"这一点上,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入手,运用合作交流法,开展"华人故事会",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课前整理的晋江爱国华侨的故事,再运用思考评价法,每小组推选出有代表性的故事全班交流,以此深入了解晋江的海外华人为晋江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这样,从教科书拓展到学生具体可感知的生活实际中,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爱国情感的共鸣。

2、链接画面感悟真情

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由"晋江华人"这个"点"拓宽到"全球华人"这个"面"上,在《我的中国心》的背景音乐下,展示海外华人在庆国庆、申奥、传递圣火、赈灾等重大活动中的场面,并加以解说,再让学生畅谈看后的感受,我适时给予评价。在此基础上,我运用分析归纳法,师生共同小结,屏幕显示:"喜祖国之喜,忧祖国之忧",让学生感受海外华人与祖国同悲欢,共命运(适时板书:与祖国同悲欢),我再运用情绪调节法,趁势追问:"为什么这些长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仍然心系祖国,心系家乡?"引导感受海外华人炽热的爱国心。(适时板书:爱国)

这一环节的设计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为学 ……此处隐藏3913个字……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中国心》是湘教版高中音乐音乐歌唱第二单元第一主题的一节听赏课。作品为D调,四四拍,情绪庄重,旋律平稳,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男声四重唱,感受作品表达爱国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1.通过欣赏作品《我的中国心》,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我的中国心》的欣赏,并配以视听结合等方法,锻炼欣赏发现能力。

3.了解男声四重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并能够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

难点是了解男声四重唱的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等。

学法:视听结合法、表演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表演方式进行导入,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和《中国人》,并提问:这两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两首歌曲都是表现的爱国之情。接着提问:同学们,还有哪些歌曲是表现爱国的?请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同学表演后顺势揭示课题《我的中国心》。

这样设计,是因为表演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庄严的。之后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中描写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景色,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两次聆听歌曲,学生对歌曲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为下一个环节探究学习做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男声四重唱。其次播放男声独唱《我的中国心》,并提问独唱和男声四重唱听起来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男声四重唱是声乐的演唱形式之一,由四名男生组成,其声部为第一男高音、第二男高音(也叫次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声音更加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使整个音响效果更加饱满,更具表现力。再次,感受歌曲旋律,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理由。学生进行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歌曲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的音高较平稳,节奏较紧凑,更倾向于叙事;第二部分音高起伏比较大,节奏被拉长,更倾向于抒情的效果。接下来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提出问题: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从歌词出发,第一段变现了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当第二段进入长江、长城时,酣畅淋漓的抒发了炎黄子孙对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无限热爱。

接下来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带领同学演唱歌曲。之后并提问: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演唱这首作品?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并注意表现歌曲的情感。最后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并进行点评。

通过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新课标指出音乐课应该强调音乐实践,自主探究,通过一步一步教学推进学生体会歌词中热爱祖国的情绪,从而进一步体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介绍歌曲的的创作背景。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黄沾又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对他说,心中有中国,有名字,有中华民族,到底有没有心?于是就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1983年秋,为了筹备1984年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到福建和广东一带采访。一天,他们坐着一辆武警战士开的吉普车,在当时还很破旧的深圳奔驰时,战士车上偶然播放的一首歌曲,令央视导演激动异常。“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导演袁德旺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坐在车上被这首歌曲给震动了,然后我就问他,我说这个歌是谁唱的呀?他说是一个香港的歌手,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后来我就要求他给我复制了一盘这个带子。”很快,袁德旺导演就了解到,唱这首歌的是香港一名叫张明敏的歌手。于是,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黄沾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1984年,《我的中国心》获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第三届神钟奖。

这样做的意图是通过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了解歌曲的人文要素,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共同总结出本科的学习内容。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课后搜集其他有关爱国的歌曲,下节课一起分享展示。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中国心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